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英国国防部长,以及英国国防参谋长和国防大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手上只有英文资料,我在最近几届注上了中文,其余可复制英文姓名自行搜索:
1、英国:
1940–1964称为"Ministers of Defence"
1964年至今称为"Secretaries of State for Defence"
Winston Churchill (温斯顿`丘吉尔) 1940.5.10-1945.7.27
Clement Attlee 1945.7.27-1946.12.20
A. V. Alexander 1946.11.20-1950.2.28
Emanuel Shinwell 1950.2.28-1951.10.26
Winston Churchill 1951.10.26-1952.3.1
The Earl Alexander of Tunis 1952.3.1-1954.10.18
Harold Macmillan 1954.10.18-1955.4.7
Selwyn Lloyd 1955.4.7-1955.12.20
Sir Walter Monckton 1955.12.20-1956.10.18
Antony Head 1956.10.18-1957.1.9
Duncan Sandys 1957.1.13-1959.10.14
Harold Watkinson 1959.10.14-1962.7.13
Peter Thorneycroft 1962.7.13-1964.10.16
Denis Healey 1964.10.16-1970.6.19
The Lord Carrington 1970.6.20-1974.1.8
Ian Gilmour 1974.1.8-1974.3.4
Roy Mason 1974.3.5-1976.9.10
Frederick Mulley 1976.9.10-1979.5.4
Francis Pym 1979.5.4-1981.1.5
John Nott 1981.1.5-1983.1.6
Michael Heseltine 1983.1.6-1986.1.7
George Younger 1986.1.9-1989.7.24
Tom King 1989.7.24-1992.4.10
Malcolm Rifkind 1992.4.10-1995.7.5
Michael Portillo 1995.7.5-1997.5.2
George Robertson 1997.5.3-1999.10.11
Geoff Hoon(杰夫·胡恩) 1999.10.11-2005.5.6
John Reid (约翰·里德) 2005.5.6-2006.5.5
Des Browne (达斯·布郎) 2006.5.5-2008.10.3
John Hutton(约翰·赫顿) 2008.10.3-2009.6.5
Bob Ainsworth (鲍勃·恩斯沃斯) 2009.6.5-2010.5.11
Liam Fox (福克斯) 2010.5.11-2011.10.14
Philip Hammond(菲利普·哈蒙德) 2011.10.14-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
1944–1974称为"Ministers of National Defence"
1974-2010称为" Ministers of Defence"
2010-至今称为"Ministers of Defence and Veterans Affairs":
André Diethelm 1944.9.10-1945.11.21
Edmond Michelet 1945.11.21-1946.6.24
Félix Gouin 1946.6.24-1946.12.16
André Le Troquer 1946.12.16-1947.1.22
Fran#231;ois Billoux 1947.1.22-1947.5.4
Yvon Delbos 1947.5.4-1947.10.22
Pierre-Henri Teitgen 1947.10.22-1948.7.26
René Mayer 1948.7.26-1948.9.11
Paul Ramadier 1948.9.11-1949.10.28
René Pleven 1949.10.29-1950.7.12
Jules Moch 1950.7.12 -1951.8.11
Georges Bidault 1951.8.11-1952.3.8
René Pleven 1952.3.8-1954.6.19
Marie Pierre Koenig 1954.6.19-1954.8.14
Emmanuel Temple 1954.8.14-1955.1.20
Marie Pierre Koenig 1955.2.23-1955.10.6
Pierre Billotte 1955.10.6-1956.2.1
Maurice Bourgès-Maunoury 1956.2.1-1957.6.13
André Morice 1957.6.13-1957.11.6
Jacques Chaban-Delmas 1957.11.6-1958.5.14
Pierre de Chevigné 1958.5.14-1958.6.1
Pierre Guillaumat 1958.6.1-1960.2.5
Pierre Messmer 1960.2.5-1969.6.22
Michel Debré 1969.6.22-1973.4.4
Robert Galley 1973.4.4-1974.5.28
Jacques Soufflet 1974.5.28-1975.2.1
Yvon Bourges 1975.2.1-1980.10.2
Jo#235;l Le Theule 1980.10.2-1980.12.14
Robert Galley 1980.12.22-1981.5.22
Charles Hernu 1981.5.22-1985.9.20
Paul Quilès 1985.9.20-1986.3.20
André Giraud 1986.3.20-1988.5.12
Jean-Pierre Chevènement 1988.5.12-1991.1.29
Pierre Joxe 1991.1.29-1993.3.9
Pierre Bérégovoy 1993.3.9-1993.3.29
Fran#231;ois Léotard 1993.3.29-1995.5.18
Charles Millon 1995.5.18-1997.6.4
Alain Richard(阿兰·里夏尔) 1997.6.4-2002.5.7
Michèle Alliot-Marie(米谢勒·阿利奥-马里) 2002.5.7-2007.5.15
Hervé Morin(艾尔维·莫林) 2007.5.18-2010.11.14
Alain Juppé(阿兰·朱佩) 2010.11.14 -2011.2.27
Gérard Longuet(隆盖) 2011.2.27-2012.5
Jean-Yves Le Drian(伊夫—勒德里昂) 2012.5-至今
中国第一位国防部长是白崇禧。 詹姆斯-福莱斯特是美国的第一任国防部长,英国是查特菲尔德勋爵。
在12月30日接受《星期日电讯报》采访时,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森(Gavin Williamson)阐述了他离开欧洲后对英国外交安全战略的看法。在他看来,关于欧盟的讨论长期以来玷污了英国的价值观。他认为英国离开欧洲对英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并将使英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参与者。既然英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角色,它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苏伊士以东”撤军的全球安全战略。因此,英国将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
英国基地可能位于东南亚的新加坡或文莱、加勒比海的蒙特塞拉特或圭亚那。这些基本上是英国海外军事基地的盲点。目前,英国在海外有15个军事基地,覆盖地中海、印度洋、南大西洋、北大西洋等地区。威廉森认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低估了英国的全球影响力。毫无疑问,在他看来,显然是欧盟阻碍了英国。他预测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非洲国家都将从英国寻求“道德领导、军事领导和全球领导”。
英国的野心可以从加文·威廉·木森的声明中看出。英国本身曾经是世界霸主。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海外殖民地的相继独立,英国的国力和影响力远不如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原本想利用英联邦、英美关系和欧洲的影响力建立一个三环外交来捍卫“太阳不落山”的影响。然而,冷战后的今天,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总体政治趋势开始向右转。英国再次决定退出欧盟,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英国加强其在国外的军事存在实际上是试图扩大其在国外的影响力。由于欧洲一体化本身给了英国发展的机会,英国通过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事件展示了其未来全球安全战略的未来布局。英俄双边间谍中毒事件引发的外交动荡以及与乌克兰加强军事合作,基本上是在遵循美国的战略,同时凸显英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加勒比和东南亚建立军事基地无疑遵循了这一战略。这两个地区都有敌对的美国国家,是美国关注的焦点。
伊扎克·拉宾是以色列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自1940年开始了长达27年之久的戎马生涯,历任北部军区司令、总参作战部长、总参谋长等职,指挥了第三次中东战争。退役后,曾任驻美大使、劳工部长。1974年又跃升为总理,1977年下野。1984—1990年参加民族联合政府,任国防部长,提出分阶段处理巴勒斯坦问题的提案,成为以色列解决阿以问题的基本准则。1992年6月再度出任总理,大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终于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巴、以约先后达成和平协议,以叙和谈也进入实质性阶段。1994年荣获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一次盛大和平集会上遇刺身亡。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是有志之人。拿破仑所讲的“不想当元帅的兵士不是好士兵”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树雄心,立壮志,加上个人的勤奋、努力,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拉宾的一生,无时不体现出他那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有志者的宽广胸怀。
历史上,犹太民族屡遭驱逐或屠戮,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饱经沧桑的犹太有识之士终于提出了“建立犹太国的呼声”,现代犹太复国主义由此诞生了。犹太复国运动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1939年得到英国支持。尽管英国、美国都在利用犹太人巩固和扩大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在客观上却又加速了犹太复国运动的发展。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屠杀犹太人,而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也表明他们无力,也不愿意保护犹太人。犹太人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和同化的幻想彻底破灭,更坚定了他们复国的决心。他们在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领导下,奔赴巴勒斯坦,建立起自治机构和保卫组织,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在巴勒斯坦实际上已形成了犹太国的雏形。
环境造就人才。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之下,1922年3月1日,拉宾生于耶路撒冷。拉宾的父母都接受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为厂民族大业来到巴勒斯坦,许多以色列高层领导人,包括本—古里安和梅厄夫人都熟悉拉宾的父母。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拉宾的父母把特拉维夫的家都贡献了出来。每天,来自各阶层的工党积极分子总是在那里讨论或争论到夜深人静。这里如同一个政治沙龙。由于父母热衷于政治活动,家境又贫寒,拉宾从小就学会做家务,懂得勤俭朴素,奋发自立。在客人慷慨激昂地发表高见之际,拉宾耳濡目染,犹太民族的苦难更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更是在他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拉宾在一所离家很远的工人子弟小学寄读,接受严格的集体生活教育。在当地上了两年初中后,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将来报效自己的国家,他报考了北加利利地区的卡多里农业学校。在农校,拉宾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和公益活动,培养了集体责任感。一年级结束时,他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不幸的是,这时他的母亲溘然病逝,他更加成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立志像母亲一样成为对民族有用的人才。
毕业时,拉宾成为名列前茅的受奖生。英国高级专员亲手向颁发了毕业证书,还给了他一笔75英镑“农具资金”。但更重要的是,校方多方奔走为他争取到一个赴伯克利大学攻读水利工程专业的奖学金名额,这使他能够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工程师。这是一个诱人的前景,同学和老师们纷纷向他祝贺,他却陷入了沉思。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要关头,纳粹德国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去深造吗?确实机会难得,但建国大业谁来干呢?他眼前又浮现出从美国登船向巴勒斯坦进发的父亲的身影,想起了为建国而累垮了的母亲。拉宾下定了决心,决不在这关键时刻离开家乡,离开亲友!他毅然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加入了集体农庄。他梦想着,形势一旦好转便继续读书,但此后他又有好几次因为类似的原因与求学深造的机会擦肩而过,梦想终未成真。而他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他一生的一个转折点。
集体农庄汇集了一批有共同理想的青年。拉宾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然而,发挥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生活突然中断了。伊休夫(犹太人社团)拥有秘密武装力量——哈加纳。哈加纳的主要任务是自卫和联防。当时伊休夫与英国当局打交道的机构是“犹太人代办处”,它与英国当局的关系时好时坏,反复无常。二战爆发后,德军在北非连连得手,在此情况下,犹太人代办处决定从哈加纳组织处抽调一批人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常备部队“帕尔马契”,即突击队。当一位哈加纳指挥官问拉宾是否愿意参加帕尔马契时,拉宾毫不犹豫地点了头。拉宾成为帕尔马契的第一批成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拉宾的远大抱负在从军之后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拉宾从军27年,历任国防军训练部长、北部军区司令、总参作战部长、总参谋长等职,指挥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为以色列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以色列的民族英雄。由此他也获得了人民的信赖和尊敬,并为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的阿以对抗,使以色列人形成了深深的不安全感,以色列人对军人出身的政治家因此有着特殊的信任感,尤其对战争英雄更是如此。当拉宾42岁出任总参谋长时,由一名普通士兵升为军队最高长官,仅用了23年时间,拉宾的杰出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拉宾退役后,出任驻美大使。他决心为加强以美关系并从美国争取到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以色列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尤其是谋求以美步调一致,使以色列在国际上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事实说明了他的外交成就斐然。他为以色列争取到大量先进武器和巨额贷款,对当时以色列内外交困的局面确实解了燃眉之急。随后,拉宾又跃升为总理。对外他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与美国的关系,因此,从美国那里得到一系列的承诺和保证。同时,他也注意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恢复了同埃及的谈判,与埃及签署了第二个西奈协议,从而为1978年9月贝京总理与萨达特总统签订戴维营协议打下了基础。对内则努力发展以色列经济,致力于加强军事实力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由于工党积重难返,拉宾下台后直至1992年一直处于在野地位。在利库德集团和工党组成的“全国团结内阁”中,拉宾出任国防部长,其余时间则作为工党议员,一直活跃在以色列议会中。
1992年,由于拉宾坚定的中东和平政策顺乎民心,适应国际潮流,拉宾取代以强硬手段对付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米尔,再度出任总理。上任后,他勇敢地面对现实,大刀阔斧地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使阿以和谈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巴以、约以实现和平,叙以也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是他一生中的最伟大之处,他做了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由此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1984年,当工党与利库德集团激烈争夺领导权时,为了使工党能够东山再起,重掌政权,为了使工党上下团结,一致对外,拉宾主动退出争夺党的领导权的斗争,让佩雷斯居于竞选名单的首位,显示了工党的团结,终使工党联盟获胜。同样的情况又发生在1992年,工党在议员候选人的选举中,拉宾要求党员投他的竞争对手佩雷斯的票,不但表现出政治家的宽宏大度,而且也显示了党内的空前团结,极大地改善了工党的公众形象。
拉宾的博大胸怀还表现在他“择人而任势”,不计个人好恶,重用“战神”沙龙。阿里尔·沙龙身经百战,多次负伤,为以色列屡建战功。但是他无视纪律、命令,桀骛不驯的个性和他不顾一切、横冲直撞、只要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战斗风格,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批评他“行为过火”、“不懂政治”,致使他仕途坎坷。尽管拉宾也埃过沙龙的骂,但拉宾没跟他计较,因为他爱惜这个将才。1975年6月,拉宾不顾他人的反对,坚持任命一度被冷落的沙龙为国家安全顾问。
综观拉宾的一生,他的才能的发挥及对以色列人、对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都源于他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忠诚,源于他有志于做一个对民族有用的人。
也正因为拉宾的远大抱负,他也常常显示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可以说,一个对民族、国家漠不关心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也很难有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五角大楼会见到访的英国国防大臣哈蒙德,两国防长在记者会上表示;“英美两国都高度关注克里米亚局势的动向,两国都不会承认违宪的克里米亚独立公投。”
哈蒙德对记者表示:“ 英国从未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克里米亚争端,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英国会留有余地让俄罗斯尽快更正错误。”
美英防长均呼吁北约盟友不要削减国防开支,哈格尔称:“世界局势不允许我们有所懈怠,我们是一个整体,面临同样的威胁。”
哈蒙德还批评美国不愿意对克里米亚出兵,称:“美国不应该在任何时候有所退缩,因为敌人就在我们脚下。”
http //www 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590342/Britain-not-lost-resolve-use-military-force-Putin-warned-Hammond-calls-Nato-European-allies-raise-game-boost-defence-spending.html
英国国防部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英国国防参谋长和国防大臣、英国国防部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
游客
回复看帖不回帖的人就是耍流氓,我回复了!http://tsuf6v.fsshuang.com
8001直播
回复十分赞同楼主!http://7762k.trascomp.com
称兄道弟每期一独胆
回复楼主的头像是本人吗?http://gub0.vzhidao.com